单位主页
扫描二维码
查看当前页面
猕猴桃黄肉新品种推广及提质增效栽培关键技术应用
发布人: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20年11月11日
修改时间: 2020年11月11日
关键词:
分类: 种植 > 栽培技术 > 经济作物 >
  • 成果介绍
  • 知识产权信息
  • 交易详情
概述:

该项目成果2019年度获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奖二等奖。

1、以需求为导向,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猕猴桃系列新品种研发,选育出2个黄肉早熟无毛新品种并通过了国家林木品种审定,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项,获美国专利2项,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其综合性状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突破产业化关键技术瓶颈,建立高于国标的品质标准。

2、以基地为示范、采取“企业+农户”模式,促进新品种新技术快速推广。产品优质果率达80%以上,果品安全合格率达95%以上,本项目成果产品售价高于其他绿肉晚熟有毛品种1倍以上。

3、创新了“111”成果推广及应用模式,即:搭建1个集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平台,培育1支高水平的新品种推广及技术应用团队,研制1套提质增效栽培关键技术标准,加速了成果推广及新技术应用,使本项目成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原来20%左右,上升到50%以上。

4、应用范围、配套条件等:在湖北省及周边省市海拔1000米的猕猴桃分布区、土壤PH 5.5-6.5及排灌方便均可推广应用。

创新点:
创新了“111”成果推广及应用模式,即:搭建1个集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平台,培育1支高水平的新品种推广及技术应用团队,研制1套提质增效栽培关键技术标准,加速了成果推广及新技术应用,使本项目成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原来20%左右,上升到50%以上。
主要技术指标:
产品优质果率达80%以上,果品安全合格率达95%以上,本项目成果产品售价高于其他绿肉晚熟有毛品种1倍以上。
市场应用前景:
栽培第2-3年有少量树开花结果,第五年进入丰产期,优质果产量可达3000斤,按平均20元/斤计,亩产值在6万元以上;采收:猕猴桃品种进入成熟期后,可以采摘贮在冷库放3-5月,也可至少可在树上挂1个月,有利采摘。
适宜条件(领域、区域):
在湖北省及周边省市海拔1000米的猕猴桃分布区、土壤PH 5.5-6.5及排灌方便均可推广应用。
  • 成果成熟度:可以量产
  • 转化条件及成果应用事项:在湖北省及周边省市海拔1000米的猕猴桃分布区、土壤PH 5.5-6.5及排灌方便均可推广应用。
  • 预期交易方式:许可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