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湖北省农科院关于农业科技“五五”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6-18 10:45:47
来源:
发布人:

 引 号:011043102/2021-15237

 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 

发布机构: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文日期:2021年04月12日

 称: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湖北省农科院关于农业科技“五五”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号:鄂政办函〔2021〕20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22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湖北省农科院关于
农业科技“五五”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农业科技“五五”工程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4月12日

农业科技“五五”工程实施方案

省农科院

“十四五”期间,省农科院将组织全省农业科技工作者,进一步深化院地、院企合作,着力实施农业科技“五五”工程,即:力争突破50项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集成示范500项农业先进实用科技成果,推广50项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50个农业科技引领示范村(镇),发展壮大5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11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的“四个面向”的总体要求,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按照“突破+示范+推广+壮企+兴村+惠农”的工作思路,围绕优质稻米、生猪、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蔬菜(食用菌、莲)、家禽及蛋制品、茶叶、现代种业、菜籽油、柑橘、道地药材等重点产业,全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大先进实用科技成果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集成示范,科技引领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建设,助力我省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设农业产业强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强化科技支撑。

二、重点任务

(一)突破50项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

1.工作目标。

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开展优质稻米、生猪、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蔬菜(食用菌、莲)、家禽及蛋制品、茶叶、现代种业、菜籽油、柑橘、道地药材等重点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耕地地力提升与保育技术研发,实现50项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供给能力。

2.主要任务。

1)培育重大品种,着力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整合全省种业科技资源,以粮食和畜禽为重点,开展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开展种源“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一批优质、高产、抗逆、适宜机械化的突破性作物新品种,培育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繁殖和饲料转化率高的畜禽新品种,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我省自育品种的覆盖率,打赢种业翻身仗。

2)攻克“种养加”核心技术,着力解决农业高效发展问题。开展作物轻简、高效、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动物规模化健康养殖、种养一体、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研究,研发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农产品储运、保鲜、精深加工及副产物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

3)突破耕地质量提升与土壤地力保育关键技术,着力解决耕地质量退化问题。开展高产稳产耕地土壤地力保育关键技术、中低产耕地土壤障碍因子消减关键技术研究,研发一批耕地质量提升新技术、新产品,为耕地质量提升和土壤地力保育提供技术支撑。

(二)集成示范500项农业先进实用科技成果。

1.工作目标。

围绕我省优势特色产业,通过农业科技成果中试与展示精品基地、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样板县(市)建设,构建高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集成示范500项农业先进实用科技成果,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最后一公里”,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2.主要任务。

1)打造“1+N”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样板。围绕我省农业主导产业链,开展500项农业先进实用科技成果集成示范,按照“有协议、有专班、有方案、有经费、有成效”合作原则,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重点遴选1-2个县(市),共建1-2个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区,打造一批辐射区,促进农业科技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2)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引领作用。依托鄂豫皖低山平原农区综合试验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展示示范基地、华中农高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基地,开展农作物新品种、现代农业新技术、绿色高效新模式等中试熟化、组装配套、集中展示,体现现代农业技术的先进性、集成性、综合性,发挥好基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

3)构建高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强和用好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武汉分中心、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武汉分中心,实现创新资源集中、集聚、集成,产学研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区域创新和产业发展增强技术供给。畅通成果转化渠道,构建“省-市-县”三级贯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和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三)推广50项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1.工作目标。

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持续推广设施农业、综合种养等优质高效型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30项,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模式10项,减肥减药、节水节能等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模式10项,解决农业生产方式粗放、低效问题,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主要任务。

1)推广优质高效型模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围绕提质增效,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应用设施农业、种养结合、农旅结合、林下经济等优质高效模式,着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2)推广环境友好型模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围绕农业绿色发展,指导生产主体选择抗病虫害品种、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示范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养殖、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助力农业环境持续向好。

3)推广资源节约型模式,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围绕资源高效利用,以“五节”(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劳)为重点,示范减肥减药、立体种养、林草木耦合、秸秆综合利用等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

(四)建设50个农业科技引领示范村(镇)。

1.工作目标。

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建设产业提升型、创意农业型、过渡衔接型等50个以上农业科技引领示范村(镇)。

2.主要任务。

1)支撑一批产业提升型示范村(镇)。按照当地资源禀赋及产业链需求,遴选30个以上示范村(镇),健全省、市、县三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服务工作网络,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作用,开展粮油、蔬菜、畜禽、水产、茶叶、林果、中药材、食用菌等成果推广,打造一批“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科技示范村(镇)。

2)助力一批创意农业型示范村(镇)。通过“科技+”模式,创新农业绿色发展机制,强化农业科技服务,促进休闲农业与农旅融合发展,打造10个以上创意农业示范村(镇),以科技支撑推动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方阵,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3)帮扶一批过渡衔接型示范村。遴选10个以上脱贫示范村(镇),协调院、县、村、企四方力量,根据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在已有科技帮扶基础上,重点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进村入户到企,以及乡村人才技能培训,以产业发展促进脱贫户持续稳定增收。

(五)发展壮大5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主要目标。

根据全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推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结合我省科技优势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情况,围绕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环节,遴选50家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组织科研院所专家团队与企业深度对接合作,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辐射带动力,助力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2.主要任务。

1)共建研发平台,引领企业自主创新。与入驻农业龙头企业联合建设一批研发平台,指导帮扶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建立科技人员派驻企业制度,利用院士专家工作站,向企业派驻科技副总、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博士服务团、技术顾问等,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创新发展的技术难题。

2)强化科技供给,助力品牌提升。立足合作共赢,为合作企业提供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满足企业对科技成果的需求,着力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指导企业进行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提升产品品质,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3)加强技术培训,培育技能型人才。遴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实用新型人才,利用多种技术培训平台,发挥科研院所人才优势,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岗位技能培训,加快培养企业科技骨干,助力打造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和农业龙头企业创新人才。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联合协作,为农业科技“五五”工程创造良好环境。各工程、项目实施单位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攻坚意识,加强分类指导,分片组织实施,不断创新推进机制。

(二)加大经费投入。各地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等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各成员单位要重点支持农业科技“五五”工程。

(三)创新工作机制。采取政府引导、科技支撑、企业主体、农户参与的“四位一体”模式,建立多学科协同、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探索建立重大项目遴选、目标管理、分类考核、量化考评、结果运用等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技术实际应用效果和服务支撑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估机制,适时开展农业科技“五五”工程实施成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