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抗灾救灾简报(一)
发布时间:2020-07-14 14:45:39
来源:
发布人:

今年夏季,我省及贵州、四川、重庆湖南、广西、广东、浙江等26省(区、市)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我省80多个县(市、区)农业受灾严重。截至7月10日,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000多万亩,其中绝收面积200万亩以上。面对洪涝灾情,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防灾减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多次召开防汛救灾工作会议,成立防汛抗灾领导小组和专家服务团,制定了《全省农业科技抗灾救灾行动方案》,向全省农业科技工作者发出了倡议,号召全省农业科技工作者深入灾区,开展科技抗灾救灾工作,为打赢防汛抗灾攻坚战作出应有贡献。

一、基本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7月12日,省农科院、各市州农科院、各专家大院农业科技工作者共指导抗灾救灾1200余人次,科技服务粮食、蔬菜、水果、蚕桑、中药材等农作物生产面积20多万亩,赠送种子、农药、化肥等物质600余吨,发放各种技术资料10万余份,受益群众10万余人,新闻媒体报道100余篇。在省农科院网站公布163位科技救灾咨询专家的联系方式,发布水稻、蔬菜等17项科技抗灾救灾技术措施。

二、主要做法

1. 院党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防汛救灾工作专题会,成立防汛抗灾领导小组和专家服务团,院领导带队积极投身抗灾救灾行动。

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全省防汛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统筹做好“外涝”与“内涝”防范工作统筹“应急”与“谋远”,统筹“汛期”与“汛后”,防止旱涝急转,抓好汛后生产恢复。围绕确保科研试验示范基地的安全、确保水旱灾区受灾农民的根本利益、确保全省发展稳定大局,把开展科技抗灾救灾作为检验农业科技工作者工作作风的重要“战场”和“考场”,结合全省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在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及科技成果的优势,全力以赴调动全省农业科技资源,服务灾区农业生产自救,为把水旱受灾损失降到最低提供科技支撑。

6月29日,院召开防汛救灾紧急工作会议,对我院防汛工作进行了紧急部署。院党委书记刘晓洪、院长焦春海、副院长邵华斌、余锦平、游艾青、副巡视员夏贤格等多次奔赴金水、南湖、鄂州等基地指导防汛抗灾工作。7月5日,院成立了抗灾救灾领导小组和专家服务团,以省农业科学院、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名义向全省印发《全省农业科技抗灾救灾行动方案》,成立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兽医、果树茶叶、中药材、农业信息6个专家服务队,服务队成员主要由省农科院各研究所(中心)、市(州)农科院(分院)、专家大院的专家组成。7月8日,以省农业科学院、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名义向全省农业科技工作者发出倡议,号召大家深入灾区,主动作为,开展科技抗灾救灾工作。

2.各研究所(中心)、市州农科院、专家大院也纷纷成立专班,全力抓好农业科技抗灾救灾工作。

各研究所(中心)、市州农科院、专家大院充分认识到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响应倡议,纷纷成立专班,各司其职,全力以赴开展科技防汛救灾。

粮作所在召开防汛救灾工作动员会后,先后派出10个工作组,深入南湖、鄂州、潜江、襄阳、黄冈等地,指导防汛救灾及灾后生产自救工作。经作所领导班子分别赴院内蔬菜基地和鄂州基地督导防汛救灾。植保土肥所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各试验地开展综合检查,指导抗灾救灾。畜牧所迅速召开防汛抗涝紧急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用科技促受灾地区灾后重建,保障主要畜禽产品有效供给,推动产业恢复生产和发展。生物农药中心领导带领相关人员冒着大雨赴鄂州基地检查大棚设施的安全性、排灌沟渠的畅通性,全方位排查了汛期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荆门分院组建了由院长黄昌武担任组长,副院长周家华、刘建军以及总农艺师侯晓静担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和所长担任成员的科技抗灾救灾行动小组,并组织专家赶赴灾区指导抗灾救灾工作。黄冈分院向全院干部职工发出抗灾救灾倡议书,号召全院职工积极投身到科技抗灾救灾行动中去。枝江专家大院组建农业抗灾救灾工作专班,靠前指挥,及时协调人力物力,解决防汛救灾的具体问题。南漳县专家大院闻汛而动成立专班,同时整合农、机、牧、副、渔11位岗位专家,24名市科级特派员及100多名乡镇农技指导员开展抗灾救灾技术指导。

3.专家团队深入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和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基地,与当地农技人员一道积极开展科技救灾工作

粮作所副所长万丙良带领食用豆团队前往襄阳市襄北农场查看受灾情况,并开展科技救灾工作;食用豆课题刘昌燕博士到鄂州基地组织抽排试验田积水;水稻专家程建平研究员坐船指导合作社生产自救。经作所蔬菜专家王飞等赴丹江口市蒿坪镇王家岭村指导追施提苗肥和防治病虫害等生产补救措施;西甜瓜专家戴照义在崇阳县桂花泉镇官庄村开展抗灾救灾技术服务;蔬菜专家尹延旭赶赴利川市南坪乡南坪村、咸丰县忠堡镇石门坎村、咸丰县清坪镇高峰村等地开展蔬菜生产抗灾救灾行动;蚕桑专家于翠到鄂州、荆门、宜城等地指导桑园防涝排渍工作;棉花专家王孝纲、张教海、张友昌等一行冒雨指导荆州市公安县植棉户灾后生产。

荆州农科院组织水稻、棉花、园艺服务分队一直奋战在科技抗灾第一线。水稻分队专家到监利市开展科技服务指导活动,指导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江汉平原再生稻轻简机械化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等项目实施工作,对开展的虾稻、再生稻、鸭蛙稻等绿色生产模式进行科技抗灾指导;棉花服务分队与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专家一起,冒雨到公安县等地调查指导;园艺分队冒雨前往荆州区、江陵县、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等地指导农民抢收抢售露天中熟西瓜。

咸宁分院畜牧所科技人员在嘉鱼县新街镇港东村指导采购消毒物质,积水消退后,迅速对养殖区域消毒;粮油所专家在咸安区汀泗桥镇赤岗村现场开展抗灾技术指导,清沟开渠、抢晴收割、抢时续播晚稻;果蔬所科技人员夏文娟暴雨过后,发布咸宁市猕猴桃果园急救措施,开展科技救灾。

宜城专家大院科技人员积极指导棉农抢排积水,扶正倒伏的棉株,清洗棉叶,追施花铃肥,科学防治盲蝽蟓、棉铃虫、斜纹夜蛾、烟粉虱病虫害;在王集镇积极指导农民在受灾花生田清沟排渍,降低地下水位,增施硫酸亚铁、硼肥等中微量元素肥料,同时引导广大农民科学施用芸乐收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花生植株生长。

钟祥专家大院技术人员分赴城南、城北、城东、河西4个片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深入受灾一线(田间地头和生产车间),实地查看灾情,了解农民和企业所需,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指导抗灾自救和恢复生产。

 4.组织专家编写农业科技抗灾救灾技术手册,指导当前农业生产自救。

各单位结合灾情及学科特点,组织专家编写技术资料,及时向社会公布,做到“人不到,技术到”,让科学指导不落死角。我院先后在院网站发布水稻、玉米、甘薯、绿豆、蔬菜、棉花、西甜瓜、草莓、柑橘、葡萄、茶园、畜禽等17项科技救灾技术措施和163位科技救灾咨询专家的联系方式。粮作所起草了《暴雨涝灾后水稻田间管理措施》在国家水稻产业体系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发布。黄冈分院组织科研人员根据不同作物撰写抗灾救灾以及灾后补救文章,目前已经在今日头条和黄冈新闻网发表科普文章9篇,在线科技指导抗灾救灾。荆州分院通过荆州日报、荆州电视台、微信群等及时发布了“我市梅雨期水稻生产防灾减灾要点”、“棉田渍涝灾害如何防御补救”、“西甜瓜暴雨涝灾后的生产恢复措施”、“洪涝对水稻影响及灾后减损措施”等技术措施,指导农民科学抗灾救灾。赤壁专家大院针对水稻、玉米、棉花、蔬菜等农作物及水产养殖,及时组织专家编写《赤壁市农业自救技术指导手册》,并发放给农业科技工作者、新型经营主体、受灾群众。截止目前,已发放技术指导手册1000余份。潜江专家大院组织市、镇两级技术人员编写了《洪涝灾后恢复生产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并通过政府加密网、QQ群、微信工作群等渠道发往各区镇处,指导农民开展洪涝灾后生产管理。

5. 宣传农业科技抗灾救灾典型,鼓舞科技人员士气,引导科技抗灾救灾工作。

汛情发生后,各单位在积极抗灾救灾的同时,注意充分发挥宣传舆论阵地作用,密切关注灾情和民生,大力宣传抗灾救灾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事迹,广泛宣传防灾减灾避灾知识,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增强农业科技抗灾救灾能力。据不完全统计,各单位在各类媒体共发布信息200余条,有效覆盖当前农业受灾地区。湖北日报7月4日以“省农科院粮作所专家赴受灾一线开展科技救灾”为题,报道了粮作所副所长万丙良带领食用豆团队前往襄阳市襄北农场开展科技救灾工作。7月6日,湖北日报又对我院线上线下指导生产进行了报道。长江云以“应对频繁降雨 请收好这份‘种植业应对指南’”为题,报道了我院专家指导水稻、蔬菜、西甜瓜抗灾救灾工作。荆门分院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和手机报等多种形式发布农业科技信息,及时报道农技人员灾后指导生产种养信息和技术。荆州分院组织棉花专家胡爱兵、水稻专家徐国华参加市农业农村局和荆州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抗涝减灾、恢复生产”网络直播活动。两位专家就梅雨期水稻、棉花发生涝渍灾害后如何应对,采取哪些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讲解,共有5000余人观看此次直播活动。7月8日至10日,南漳专家大院就蔬菜、烟叶、小麦、玉米、水稻等抗灾技术措施进行了系列宣讲,录制的节目在央视农业农村频道播出。黄陂专家大院发挥“五室”功能,根据气象、水利等部门发出的信息,利用“五室”功能,通过微信、QQ等网络平台及时向全区农业企业、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户宣传防灾减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