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来源:
用“鄂早18”作母本, “GD-1”作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常规早稻品种。
特性特征:
株型适中,植株较矮,分蘖力较强。叶色浓绿,剑叶直挺。穗层整齐,着粒均匀,谷粒长形,稃尖无色、无芒。区域试验中株高83.8厘米,亩有效穗24.2万,穗长19.3厘米,每穗总粒数102.8粒,每穗实粒数85.4粒,结实率83.1%,千粒重26.89 克。全生育期110.9天,比鄂早18短1.6天。病害鉴定为稻瘟病综合指数3.5,稻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9级,高感白叶枯病;纹枯病7级,感纹枯病。
产量表现:
2017~2018年参加湖北省早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75.9%,整精米率58.5%,垩白粒率32%,垩白度10.2%,直链淀粉含量14.8%,胶稠度86毫米,碱消值6.2级,透明度2级,长宽比3.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4.54公斤,比对照鄂早18减产0.73%。其中:2017年亩产502.68公斤,比鄂早18减产0.76%;2018 年亩产486.39公斤,比鄂早18减产0.71%。
生产技术:
1.适时播种,合理密植:3月下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25公斤,大田一般亩用种量3.0公斤,播种前宜用咪鲜胺浸种。秧龄不超过30天,株行距13.3厘米×16.7厘米,亩插基本苗 15~18万;2.科学管理肥水:一般亩施纯氮9~10公斤,五氧化 二磷5公斤,氧化钾5公斤,后期严格控制氮肥,以防贪青倒伏。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有水孕穗,活水扬花,湿润灌浆,后期干湿管理,切忌断水过早;3.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和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 成果成熟度:可以量产
- 预期交易方式:完全转让,许可转让,许可实施,技术入股,合作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