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主页
扫描二维码
查看当前页面
一种混合模式反相强阴离子交换混合模式吸附剂
发布人: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成转处
发布时间: 2023年07月06日
修改时间: 2023年07月07日
关键词:
分类: 加工 > 农产品安全、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 >
  • 成果介绍
  • 知识产权信息
  • 交易详情
概述:

混合模式反相强阴离子交换吸附剂产品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制,其在硅胶表面键合了辛基和吡啶季铵盐官能团,对带负电的疏水分析物具有很好的吸附萃取效果。

技术原理:
通过一步法制备了一种混合模式反相强阴离子交换吸附剂,通过与目标物之间的疏水和离子交换作用,高效、高选择的萃取目标分析物。
创新点:
吸附剂制备方法简单,通过一步法将辛基和吡啶季铵盐官能团键合到硅胶表面,容易实现吸附剂的量产,产品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吸附剂比表面积290 m2/g,孔体积0.63 cm3/g,平均孔径7.7 nm,碳和氮含量分别为9.29%和0.46%,吡啶季铵盐和辛基官能团的键合密度分别为1.2μmol/m2和2.6 μmol/m2,官能团表面覆盖度高。
主要技术指标:
采用真菌毒素环皮阿尼酸作为目标分子评价了吸附剂的萃取性能,吸附剂具有萃取回收率高(88.9-112.6%)、稳定性好(RSD<10.9%)、批件重复性好(RSD<9.8%)等特点,对于大米、玉米、面粉和花生等农产品和饲料中的环皮阿尼酸分析的基质效应小于15%,能够很好地去除基质干扰。
节本增效情况:
吸附剂制备方法简单,有机溶剂容量少,相比于市场上同类萃取柱(>30 元/根),本方法制备成本较低,所得到的混合模式吸附剂成本可控制在10元/根以内。
市场应用前景:
吸附剂制备成本较低,批次间重复性好,在农产品食品中疏水带电目标物分析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适宜条件(领域、区域):
适宜相关农产品食品质检机构在分析疏水带电目标物时使用
  • 成果成熟度:已有样品
  • 成熟度说明:已经完成了吸附剂的制备工艺优化
  • 预期交易方式:合作开发